切爾登采夫(切爾登采夫)

VLoG
102次瀏覽
更新時間:2023-01-06
切爾登采夫
切爾登采夫
1912年5月17日生于莫斯科。 1930—1944年在蘇聯科學院鐳學研究所工作。 1944—1960年在哈薩克斯坦科學院天文學和物理學研究所工作。
正文
切爾登采夫(1912—1971)
維克托·維克托羅維奇·切爾登采夫,蘇聯物理學家、地球化學家。1946—1960年任哈薩克大學實驗物理教研室主任,1947年獲數學物理學科學博士學位,1948年任教授。1960年起在莫斯科任蘇聯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絕對年代實驗室主任。1971年8月16日逝世于莫斯科。
切爾登采夫主要研究同位素地球化學、核子地球物理學和放射地質學。他首先提出重質星產生重化學元素的根據。1954年與恰洛夫共同發現鈾234和鈾238同位素自然分離效應,即切爾登采夫——恰洛夫效應。他認為,放射性和放射質同位素(4Ht,40Ar)對于研究地球表層具有重要意義。
著作:①《化學元素的分布》(1956);②《鈾234》(ypaH—234,1969);③《核子火山學》(1973)。